本中心研究團隊最新成果發表於《The American Journal of Geriatric Psychiatry》期刊!
2025 / 05 / 15

本中心與林口長庚醫院腎臟科方基存教授等多位臨床專家共同組成研究團隊,最新研究成果已由林口長庚精神部李淑花副教授、李維揚住院醫師於2025年3月21日在國際期刊《The American Journal of Geriatric Psychiatry》(Impact factor: 4.4; Q1)上接受刊登(Accepted)。研究團隊發現,童年有過創傷經驗(性虐待、身體或情感的虐待/忽視等等)的族群,在年老後可能會有有睡眠障礙、各層面的心理問題和記憶認知受損的情形。
為什麼要做這項研究?
過去的研究發現,童年創傷經驗會影響成年人的睡眠和心理健康,但目前仍缺乏綜合性研究來評估其對老年人情緒症狀和認知功能的影響。此外,大多數睡眠研究依賴主觀報告而非客觀評估。過去有關冷漠情緒和睡眠的研究主要針對特定族群,並未專門探討健康老人,儘管冷漠可能與童年創傷有關,但目前尚無確定的證據。綜合以上,本研究的目的是:了解童年創傷對老年人的睡眠、心理狀態和認知能力做更周全評估; 並透過客觀的睡眠檢查,提供實質的科學證據; 最後進一步探討在老年人中,童年創傷、冷漠感和睡眠之間的關聯。
研究團隊怎麼做的?
研究從台灣60歲以上的長者健康資料中,排除有失智症、情緒障礙與精神疾患或身體有重大疾病的長者,因為這些疾病可能會影響研究結果,我們讓長者接受睡眠多項生理功能檢查(Polysomnography, PSG)與綜合問卷評估(包含睡眠品質、童年創傷、冷漠、認知功能和綜合情緒症狀等),最後完成完整研究的有89位長者,我們用蒐集而來的數據進行分析,探討他們的睡眠狀況、童年創傷經驗,以及他們現階段的情緒症狀與認知功能等等。
研究團隊發現什麼?
在89位長者(平均年龄73.35歲,女性占56.1%)中,發現童年創傷程度較高的人,入睡耗時較久,並且根據睡眠多項生理功能檢查顯示他們的睡眠效率較低。此外,童年創傷還與冷漠情緒(對什麼事物都沒興趣、不想行動)、記憶功能異常和情緒問題(焦慮、憂鬱、自殺意念、孤獨感)有關,這些關聯性在排除了年齡和性別的個別影響後依然存在。研究也發現,睡眠效率在童年創傷與冷漠之間扮演了一部分的中介角色,但更關鍵的是,冷漠似乎是連結童年創傷與睡眠效率及總睡眠時間的主要因素。
這項研究有什麼幫助?
童年創傷經驗會影響老年人的睡眠和心理健康,尤其「冷漠」情緒在這中間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可透過改善冷漠情緒和睡眠品質來減少童年創傷對老年階段心理健康的負面影響。
台塑企業暨王長庚公益信託贊助於2019年著手進行長庚健康老化研究計畫,此計畫由林口長庚醫院腎臟科方基存教授主持領導。本中心整合產、醫、學資源,與長庚醫院、長庚大學共同建構本土健康人資料庫,希望能整合臨床數據進行分析,找出關鍵健康老化特徵因子,並針對失能、失智、睡眠等常見老化問題,找尋可落地推廣之健康介入方案。 如果您對我們的研究內容有興趣,歡迎至《The American Journal of Geriatric Psychiatry》期刊網頁閱讀完整的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