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中心研究團隊最新成果發表於《Nature and Science of Sleep》期刊!
2025 / 10 / 21

本中心與林口長庚醫院腎臟科方基存教授等多位臨床專家共同組成研究團隊,最新研究成果已由長庚大學健康老化中心鄭嘉雄教授與吳菁宜教授團隊於2025年10月14日正式發表在國際學術期刊《Nature and Science of Sleep》上。這項研究發現老年族群睡得好不好,跟腸道裡的細菌有關!
老年人常見健康問題有睡眠困擾,而近期研究指出,睡眠模式的改變可能與腸道菌群(Gut Microbiome, GM)的組成變化有關。然而,過去針對老年人,同時從「主觀感受」和「客觀測量」兩方面深入探討睡眠與腸道菌群的研究卻非常少。
我們研究是針對279位住在台灣社區中認知功能正常的健康長輩進行全面探索。
我們怎麼做的?
1. 排除干擾因素:參與者在採集糞便樣本前一個月,都沒有使用過安眠藥、抗生素或益生菌,確保結果的準確性。
2. 區分睡眠好壞:我們使用匹茲堡睡眠品質指數(PSQI)問卷,將長輩分為「睡得好」和「睡不好」兩組。
3. 全面分析:比較兩組長輩的腸道菌群種類(多樣性)和數量(相對豐度),同時也將問卷分數和客觀的睡眠測量結果納入分析。
主要發現:特定的腸道細菌與主觀感受有關
雖然兩組長輩腸道菌群的「多樣性」沒有太大差異,但我們在菌群的「相對數量」上發現關鍵線索:
· 與「主觀」睡不好有關聯: 在整體樣本中,PSQI 分數越高(代表睡得越差),特定菌種 Hungatella_hathewayi 的數量就越低。這代表某些特定腸道細菌數量,可能與長輩自我感覺睡眠是否被打擾有直接關係。
· 客觀測量無顯著關聯: 雖然我們也使用如睡眠腕錶等客觀工具測量,但經過嚴謹校正後,這些客觀數據與腸道菌群數量並未呈現顯著相關。
結論:
這些新發現證實,老年人主觀感受到的睡眠困擾,確實與腸道中特定細菌種類有關。這項研究開啟未來透過調整腸道菌群(例如飲食或益生菌介入)來改善老年人主觀睡眠品質的可能性。
如果您想了解更多研究細節,歡迎前往《Nature and Science of Sleep》期刊網站閱讀完整的論文內容:https://www.dovepress.com/articles.php?article_id=107849